巢湖藍藻如何處理
摘要:對巢湖藍藻進行機械清除以及藻水分離實驗研究,實驗采用的浮式圍欄引導-機械清除-投加剝離液輔助機械清除工藝處理量大,除藻效率高,篩網過濾-濃縮-臥螺離心機脫水成藻泥的藻水分離工藝較為理想,藻泥含水率僅為89%。
2011年5—10月在巢湖運用上述方法清除湖面水華藍藻,共處理富藻水1.6萬m3,得到藻泥970 t,累計清除藍藻106.7 t(干重)。
按照所清除藍藻的總氮、總磷的平均含量計算,相當于從湖中移除了氮6.25 t,磷2.1 t。
表明在富營養湖泊中水華藍藻大量暴發時,采用上述方法除藻,對控制藍藻水華污染,有效降低內源氮、磷等污染物負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藻類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生長反映了水體初級生長力的狀況,但是藻類的過量繁殖,就會形成大面積水華藍藻,呈油漆狀覆蓋于水面,藍藻細胞腐敗后,不僅使得水質惡化、腐爛發臭,影響水體周圍環境,而且還會釋放藻毒素,威脅人類健康和飲用水安全。
研究表明,我國66%以上的湖泊、水庫都處于富營養化的水平,其中重富營養和超富營養占22%,使得富營養化成為我國湖泊目前與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重大水環境問題。
作為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當前巢湖的富營養化以及夏季藍藻水華在局部湖區的大面積堆積已經嚴重威脅到區域的生態系統安全和飲用水安全。
其中臨近合肥的西半湖長期處于重富營養或極富營養狀態,本世紀已出現了10余次較為嚴重的藍藻水華。
為了減輕湖泊的,有必要對堆積的水華藍藻進行清除。
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多種治理藍藻法能較快的去除湖面水華藍藻,但化學藥劑對水體水華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
化學法對水生生物有害,并且大面積實施有一定難度。
生物法雖然效果很好而且也最持久,但成本大并且見效慢。
機械清除是一種利用機械設備將水華藍藻從湖泊去除的物理方法,一般應用在藍藻富集區域,采用固定除藻設施或者移動除藻船對藍藻富集區域水華藍藻進行清除,如沈銀武等在云南滇池通過吸藻泵和水上移動收藻收集設施富藻水2001年4月至2002年11月以上述方式在云南滇池清除藍藻水華351d,共收集富藻水42648m3,得到干藻460.83t。
化學絮凝磁分離治理藍藻水華的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方法,該方法是通過化學絮凝劑把磁性顆粒和藍藻細胞一起絮凝產生磁性藻體,然后通過磁分離裝置把磁性絮體快速移出水體。
具體參見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安徽雷克環?萍脊纠么嗽黹_發研制了藻水分離磁捕船,通過曝氣系統、混凝系統、磁分離系統、平流沉淀等工序進行藻水分離,結果表明,藍藻去除效率可達98.98%。
剛打撈的藍藻含水率很高,運輸不便同時增加了運輸費用和后續處理費用的負擔,隨意棄放,不僅引發惡臭等環境問題,還會產生藻毒素污染地下水和二次污染等問題。
因此,如何對藍藻脫水減重成了關鍵技術問題。
本文介紹2011年5-10月在巢湖實施機械清除以及藻水分離實驗的情況,提出一套新型的水華藍藻治理工藝,可為藍藻應急處理技術的推廣提供參考。
1巢湖藍藻機械清除
詳情請點擊附件下載:
下一篇:絮凝劑聚合氯化鋁對除磷的作用